Search


《鼓動真我》中的成功論

Andrew : I'd rathe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《鼓動真我》中的成功論

Andrew : I'd rather die drunk, broke at 34 and have people at a dinner table talk about me than live to be rich and sober at 90 and nobody remembered who I was.

  真正嘅成功,總係離唔開孤獨、淚水同血汗。而《鼓動真我》,就係一套講述追求極致成功嘅電影。

  之所以會孤獨,係因為無人,或者世界上只有極少數嘅人能夠理解你喺度追求緊啲乜,做咩咁傻仔喺度做啲咁嘅嘢。而就算果樣嘢你本身係幾享受,如果要追求極致,就會係折磨,你亦會同世界上「平凡人」嘅距離顯得愈嚟愈遠。《鼓動真我》入面一幕食飯戲就非常精彩,主角Andrew同親戚朋友同台食飯,言談間無人對Andrew嘅打鼓技術表現出重視,但反而對席間打欖球嘅同輩顯得非常欣賞,然後Andrew一怒之下講咗上面嘅果番說話。

  到底咩先係成功?喺電影入面,同輩破咗校內欖球Division 3嘅達陣紀錄,因而得到長輩嘅讚賞;但Andrew入到國內最好嘅音樂學院,成為核心鼓手,反而無人問津。究竟係咪要跟住社會主流對於「成功」嘅定義去做,先係真正嘅成功呢?魔鬼教師Fletcher對Andrew嘅一席話—「唔好理其他人嘅眼光」,就係電影嘅答案。

  另一幕戲講Andrew同佢爸爸睇戲,佢爸爸同自己個仔講,只要佢到咗自己嘅年紀,就唔會再鑽牛角尖,但個仔就答:「我就係要鑽牛角尖。」有車有樓叫唔叫成功?兒孫滿堂叫唔叫成功?出名叫唔叫成功?我唔知,但我清楚所有嘅成功都係要「與別不同」,而要與別不同,就要鑽牛角尖。成功嘅定義係指,你透過努力而同一般人產生嘅距離。

  其他樂隊嘅成員番九點,你番六點;其他人遇到魔鬼訓練會放棄會轉科,但你繼續堅持。你會面對高低起伏,會面對後來者嘅挑戰,會面對前輩嘅壓力。你必須接受自己一文不值,然後先會學識謙卑,知道高度專注嘅重要,不斷努力,做到盡善盡美。

  Andrew同Fletcher,其實都係同一類人,願意為自己嘅事業犧牲一切,一個撞咗車都要繼續去表演,一個寧願比學院炒魷魚,都從來唔會因為自己嘅魔鬼訓練而講任何一句後悔。唔同嘅地方在於Andrew暫時只係為咗自己嘅自尊,而Fletcher就係為咗培育世界下一個偉大嘅音樂家。

  呢一種成功,其實未必可以為你帶嚟名利,但點解仲可以稱為「成功」?係因為世界由於你嘅努力,而前進咗多一步。社會並唔需要故步自封嘅人,突破你嘅極限,三十四歲死又如何?總好過苟且到九十歲,但仍然未真正活過。

  唔好怕孤獨,反而要享受孤獨。追求成功亦唔代表要孤芳自賞,指揮以外嘅Fletcher一樣可以和藹可親,可以同其他人建立良好嘅關係。人好多時去到最後,清楚自己做緊咩,同自己交代到,就可以了。

畫作:塵阿力映畫
(《鼓動真我》係我同阿力合作嘅第四幅畫,每一幅都要畫好耐好耐,請多多支持!like, share and comment!!)


Tags:

About author
支持港產電影,一個分享香港電影評論的平台。 香港人自己都唔撐香港電影,仲有邊個撐? 香港人真係甘心日後只係睇外國電影? 電影盛載嘅唔單止係特技同故事, 仲有同情共感,同集體回憶! 可能大家會覺得港產片輝煌嘅時代已經過左, 煙花會謝,笙歌會停, 但只要有追夢人, 唔代表唔可以再創高峰, 港片有難,匹夫有責。 本專頁會為著宣揚香港出色的電影而不斷努力! 筆者只是塵世中的一個迷途小書僮,一個90後廢青,惟熱愛港產電影經年,甚至當成了自己的生命。專頁名為「港唔斷戲」,含義有二: 1.本人希望能傾盡熱情,為大家分享一套又一套精彩的新舊香港電影,一起欣賞電影之美,希望港產電影能再次發揚光大。 2.探討港產電影文化,增進對香港電影的認識及重視,帶出港片永續的願景。
支持香港電影,一個分享電影評論的平台。 身為香港人,香港電影必不可少你的支持, 讓我們一起投入香港電影的世界吧!
View all posts